-
秦皇岛抚宁区10个产业类项目集中签约赋能发展
2021年,秦皇岛抚宁区举行10个产业类项目集中签约活动。此次签约是当地持续深化招商引资、推进项目建设的重要成果,将为区域经济结构优化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。 (一)聚焦精准招商,筑牢发展根基。秦皇岛抚宁区始终将“招大企业、引大项目”作为经济工作的主攻方向,围绕产业发展需求,在引进实力雄厚的企业、质量优良的项目、特色鲜明的产业及高精尖技术等方面持续发力。通过优化招商策略、完善服务机制,不断提升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效益,为区域经济持续增长奠定坚实基础。当地注重产业链招商,聚焦重点产业领域,精准对接符合发展定位的企业,推动形成产业集聚效应。 (二)优化产业布局,提升发展质效。此次集中签约的10个产业类项目,紧密契合秦皇岛抚宁区产业发展规划,涵盖新而特产业、高精尖技术等多个重点领域。这些项目在投资结构、技术水平和市场前景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,将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、促进产业融合。项目落地后,有助于推动区域产业向更高层次、更优结构转型升级,增强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,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有力支撑。 (三)增强发展后劲,推动持续向好。近年来,秦皇岛抚宁区经济发展保持稳中向好态势,2020年完成全部财政收入10.7亿元,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.02亿元,均实现稳健增长。此次项目签约落地后,将进一步激发区域发展活力,带动相关产业发展,创造更多就业岗位。同时,项目的实施将促进技术创新和人才集聚,为秦皇岛抚宁区经济在高质量发展轨道上稳步前行提供有力支撑,助力区域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。
2025-06-30
-
抚宁区专班引领现代产业体系提质增效
(一)抚宁区在"十四五"规划启动的年份,即2021年之后,进入二次创业、振兴崛起的关键转型期,将"起势"转化为"成势"。为此,抚宁区确立以12个工作专班为总抓手,全力攻坚突破重点工作,聚焦招商引资,加速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和"双循环"新发展格局,深入实施"产业强区"战略。这一系列举措旨在构建现代化的产业体系,为区域经济注入新动力。 (二)工作专班机制的建立是抚宁区产业体系建设的核心引擎。在2021年以来,抚宁区设立12个工作专班,每个专班负责不同领域,如政策对接、项目推进和资源整合等。这些专班作为总抓手,协调各部门联动,确保重点工作高效推进,避免零散施策问题。专班运作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政策深化融合,例如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,强化秦皇岛市抚宁区区位优势,优化营商环境,为后续产业体系构建奠定扎实基础。 (三)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以先进制造、生态农业、食品加工、现代服务、休闲旅游为主导方向。在2022年前后,抚宁区聚焦资源整合,推动产业链升级。先进制造方面,支持技术创新和企业孵化;生态农业以绿色发展为引领,打造一批示范园区;食品加工与现代农业融合,提升附加值;现代服务重点拓展物流和数字经济;休闲旅游依托海岸线资源,发展滨海生态旅游。这一体系突出了多产业协同,响应"双循环"新格局要求,强化区内供给能力和外循环联动。 (四)招商引资是抚宁区推动产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。在2021年至2023年间,抚宁区制定专项招商策略,通过建立服务专班机制优化招商流程,吸引外部资本进入重点产业。重点领域包括高新技术企业和农业深加工项目,促进产业链延链补链。招商引资成果有效支持了现代产业体系构建,为产业强区战略提供了坚实保障,避免了投资不足风险,推动区域经济健康运行。 (五)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和"双循环"格局是抚宁区产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在2022年以来,抚宁区深化与周边省市合作,依托区位优势参与区域分工,提升产业外向度。例如,在"双循环"框架下,强化区内市场与外部市场联动,加快跨境贸易服务升级。这确保了产业体系构建与国家战略同步,为秦皇岛市抚宁区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新机遇。 (六)抚宁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成效已初显,在2023年前后,区域产业韧性和竞争力逐步提升。未来展望中,抚宁区将持续深化专班机制,优化产业布局,推动绿色转型与创新驱动。重点加强人才培养和市场拓展,确保产业体系稳定性和可持续性,为抚宁区振兴崛起提供长效支撑。
2025-06-27
有想补充的信息?点我投稿

- 联系我们
- 企业入驻
